黃帝內經

佚名
戰國

《黃帝內經》(簡稱《內經》)為現存最早的傳統中華醫學著作,對於後世中醫學的理論與實務有深遠影響。此書相傳是黃帝與岐伯、雷公、伯高、俞跗、少師、鬼臾區、少俞等多位大臣討論醫學的記述,主張「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亂治未亂」。在《四庫全書》中列入子部醫家類。與《難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、《神農本草經》一起被視為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。

約成書於戰國至秦漢時期,在東漢至隋唐時期仍繼續修訂和補充。《內經》包括〈素問〉和〈靈樞〉兩部分,共18卷162篇。〈素問〉以問答形式記述各種中原醫學的理論,〈靈樞〉則集中於實踐技術的指導,尤其是針灸。《黃帝內經》的學說體系十分豐富,不僅包含深刻的醫學理論,而且涵蓋諸多中國古代的思維方法和邏輯思想。

分類:
中醫通論

尚無相關影片